河北省以 “双盲” 评审改革为核心抓手,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,构建起 “技术赋能 + 制度创新 + 区域协同” 的公共资源交易新范式。
自 2025 年 3 月全面实施以来,全省已完成 7202 个标段的远程异地评标,交易额达 896.15 亿元,覆盖工程建设、政府采购等领域,评标公正性和效率显著提升。
制度创新:构建 “双盲 + 分散” 评标新体
全流程双盲机制
专家盲抽:依托省统一评标专家库,采用 “地域 + 专业” 双维度随机抽取,专家仅收到含加密信息的评标通知,项目信息和专家身份实现双向隐匿。
场地盲定:省远程异地协调系统自动分配主场与副场,项目受理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主场,其他地区为副场,主副场专家互不见面、分散评审,从物理空间上切断利益关联。
暗标评审标准化:制定全省统一的暗标格式规范,系统智能检测投标文件是否包含可识别信息,确保技术标评审 “零痕迹”。
全周期管理规范
主场负责制:主场承担系统调试、过程见证、档案归集等职责,副场配合维护秩序,形成 “流程统一、责任清晰” 的执行框架。
应急响应机制:针对网络故障、设备异常等突发情况,制定 “4 小时修复 / 重新评标” 分级处置方案,确保评标连续性。
终身追责制度:建立评标专家动态考核体系,将评审质量与信用挂钩,实现 “谁评审、谁负责”。
技术突破:打造智慧评标新基建
省级统筹平台建设
省远程异地协调系统:整合全省 11 个地市及雄安新区的交易系统,实现专家调度、数据交互、音视频监控的 “一网通办”,日均处理能力达 500 个标段。
区块链存证技术:雄安新区试点区块链技术应用,评标过程数据实时上链,确保不可篡改、可追溯,同时支持跨区域数据安全共享。
智能辅助评审:引入 OCR 识别、语义分析等技术,自动筛查投标文件中的格式错误、逻辑矛盾,评审效率提升 30%。
软硬件标准化配置
评标场地升级:全省建成 2000 余个独立评标机位,配备高清摄像头、语音降噪设备、桌面行为分析系统,实现 “一人一机一屏” 分散评审。
智能身份核验:采用 “人脸识别 + 指纹 + 身份证” 三重认证,评标专家入场时间缩短至 30 秒以内,同时防止冒名顶替。
音视频加密传输:采用 AES-256 加密算法和私有云部署,确保评标过程音视频数据传输零泄露,相关技术方案已在 70% 的省级平台落地。
实施成效:激活市场与监管双效能
营商环境持续优化
市场活力释放:2025 年 1-7 月,全省参与招标投标的经营主体达 8.98 万个,同比增长 7%,其中外省企业中标率提升至 38.3%,打破地方保护壁垒。
企业成本降低:投标人无需赴现场,单项目平均节省差旅成本 80%;评标时间从传统模式的 2-3 天压缩至 8-12 小时,缩短 60% 以上。
投诉量显著下降:肥乡区等试点地区评标环节投诉量同比减少 75%,评审结果公信力大幅提升。
资源配置更加高效
专家资源共享:通过京津冀评标专家库互通,河北省可调用京、津等地的轨道交通、智慧城市等领域专家,破解地方专业人才不足难题。
项目落地提速:康硕电气等企业通过远程异地评标快速确定合作方,项目建设周期缩短 20%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。
财政资金增效:通过引入异地竞争,工程建设类项目平均中标价较预算下浮 12%,政府采购类项目下浮 8%,2025 年上半年累计节约财政资金超 10 亿元。
监督效能全面升级
全程可视化监管:监管部门通过省级平台实时查看主副场评标画面,系统自动预警异常操作(如长时间静止、频繁通讯),实现 “人工巡查 + 智能监测” 双覆盖。
跨部门协同监管:建立纪检监察、行业主管、交易中心三方联动机制,2025 年已联合处置围标串标线索 17 起,涉及金额 3.2 亿元。
社会监督创新:推行评标结果 “区块链公示”,公众可通过扫码验证中标信息真实性,实现 “阳光交易”。
区域协同:开创跨省评标新模式
京津冀深度联动
首个跨省双盲项目:2024 年 9 月,雄安新区消防救援项目以雄安为主场、京津为副场,采用 “双盲 + 分散” 模式完成评审,主副场专家通过区块链系统同步打分,全程耗时仅 6 小时。
专家库共享机制:与京津签订协议,共享 10 万余名专家资源,河北企业参与京津项目投标时,可优先抽取本地专家,降低投标成本。
技术标准互认:统一京津冀远程异地评标数据接口规范,实现 CA 证书互认、评标报告格式互通,跨省项目投标 “一次认证、全域通行”。
多省协作拓展
黄河流域联盟:加入晋鲁豫陕等省组建的黄河流域公共资源交易联盟,2025 年已开展跨省评标项目 23 个,涉及水利、交通等领域。
一带一路延伸:探索与蒙古、俄罗斯等国的评标技术合作,将河北省的 “双盲” 模式输出至跨境能源、基建项目,助力国际工程合规化建设。
河北省通过 “制度创新 + 技术赋能 + 区域协同” 三位一体的改革路径,成功破解了传统评标中的 “熟人圈子”“地方保护” 等痛点,构建起全国领先的远程异地评标体系。
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,河北省将持续引领公共资源交易的数字化、国际化浪潮,为优化营商环境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来源:中国经济报导